摘要:玉琮是良渚玉器中最具形體原創(chuàng)意義的器物,在同時代玉器中影響面最廣。玉壁是良渚玉器中出土數(shù)量最多的器類,是身份、地位、權力的象征。
良渚文化為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分布在長江下游的太湖地區(qū),中心在浙江省良渚,以璀璨的玉文化聞名于世。其出土玉器以玉琮和玉璧最為典型。玉琮是良渚玉器中最具形體原創(chuàng)意義的器物,在同時代玉器中影響面最廣。其外方內圓、上刻神人獸面紋,細密的陰紋線刻技藝使后世望塵莫及。玉壁是良渚玉器中出土數(shù)量最多的器類,是身份、地位、權力的象征。良渚玉璧基本素面無紋,極少數(shù)刻有紋飾或符號,具有神圣的象征和特定的內涵。
2011年3月8日,為了展示良渚文化,促進良渚文化的保護和研究,中國郵政發(fā)行了《良渚玉器》特種郵票,全套2枚。郵票內容表現(xiàn)為玉琮和玉璧,規(guī)格均為30毫米乘以40毫米,這兩枚郵票屬于編年郵票并且是采用影寫版的方式印刷的,發(fā)行數(shù)量也是相同的,分別為1019.99萬玫。
(一)為“玉琮”。郵票主圖選用被稱為“琮王”的玉琮。背景為神人獸面紋圖案。“琮王”其玉質沁為黃白色,有紫紅色瑕斑。每個豎槽中刻有兩個完整的神徽(即神人獸面紋)圖案,與四角所刻四節(jié)神徽紋飾相對應。上節(jié)刻有兩束弦紋和圓眼、凸鼻,應為豎槽中神徽的羽冠和神人面部;下節(jié)浮雕的大眼睛和嘴,則是豎槽中神徽的獸面部分。在第兩節(jié)和第四節(jié)的獸面左右,各浮雕一個鳥紋,鳥的身體部分完全用獸面的大眼睛表示,象征著鳥應該是這一神靈的載體。
玉琮作為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因其具有精美絕倫的紋飾和重要的歷史價值以及巨大的藝術魅力,自古就被嗜玉者所追捧。宋代的一些影青瓷就開始模仿良渚玉琮的 造型。良渚玉琮系軟玉雕琢而成,從外觀看呈外方內圓,上大下小形。其表面細密的陰紋線刻技藝達到了后世幾乎望塵莫及的地步。
(二)為“玉璧”。郵票主圖選用帶有“鳥立壇柱”紋飾的玉璧。背景為“鳥立壇柱”的圖形符號。“鳥立壇柱”紋飾的玉璧其玉質色澤斑駁,青、白、灰相互混雜。整器非常規(guī)整,拋光精致。在該器一面中部稍上位置若隱若現(xiàn)的陰刻有一組“鳥立壇柱”的圖形符號,由立鳥、階梯狀高臺和臺內類似飛鳥的紋飾組成。鳥伏首斂翅側立在三級階梯狀的高臺之上,鳥爪依稀可見。
玉璧是良渚玉器中出土數(shù)最多的品種之一。外緣近圓而非正圓。玉璧孔分單面和雙面鉆孔,選材大多雜亂,玉璧制作也分精作和粗作,精者選料優(yōu)良,通體渾圓,平 整明凈,邊廓規(guī)整,表面拋光平整光滑,有很強的玻璃光。一般的玉璧制作大多不規(guī)整,常厚薄不均、大小不一,最大的尺寸可達40厘米左右。
本套郵票選用良渚玉器的典型器物,突出其特有形制,并結合其他地方出土玉器中不常見的精彩、細致的雕刻紋樣。由于良渚玉器經(jīng)過長期土壤侵蝕,顏色泛白,且周身斑駁,因考慮到這一特點,郵票以巧妙的襯托或渲染,來增加畫面的美感,突出良渚玉器的特色與良渚文化的韻味。郵票兩邊齒孔中間一個為橢圓形齒孔。
從多年來的發(fā)展中能夠看出,黑題詞郵票價格呈現(xiàn)出了只漲不跌的態(tài)勢,1990年至1998年,僅僅8年的時間,黑題詞郵票價格上漲了20%,并且均是出現(xiàn)在很多大型的拍賣會現(xiàn)場,由此更加的能夠看出這枚郵票的不菲身價。
武強木版年畫兌獎小版也是一枚文化氣息很弄的一枚郵票,武強木版年畫大版充滿了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極具年畫藝術表現(xiàn)力。雖然現(xiàn)在價格有所回落,但是依然不影響其收藏的價值,從增長空間來看,可能有望能夠漲回最高的幾千的價格。
下面給大家講講2013-16龍虎山小型張以及它的價格。遠景描繪的“仙班迎賓”景象更顯其神秘之感。眾山班列隊云端之間,迎天下賓客,彰顯龍虎山的博大胸懷。
奧運火炬接力,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3月24日國家郵政發(fā)行《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火炬接力》紀念郵票1套2枚、小全張1枚。下面我們就來了解Jun-08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火炬接力小型張。
郵票易損,易發(fā)霉,是一種需要精心保存的物品,很多初涉集郵的愛好者由于經(jīng)驗不足,沒能妥善存放好郵票而導致郵票發(fā)霉,郵票只要長期接觸空氣就會慢慢變黃的,除非保存在真空狀態(tài)下。
曲藝是中華民族各種說唱藝術的統(tǒng)稱,它是由民間口頭文學和歌唱藝術經(jīng)過長期發(fā)展演變形成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以“說、唱”為主要的藝術表現(xiàn)手段。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姜昆非常激動,稱其填補了中國曲藝和中國郵政史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