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地質學會是具有國際影響的專業(yè)學會,為中國及世界的地質科學做出了貢獻。“石中土”表示堅硬巖石由于長期風化、侵蝕而成粉質土。這枚郵票的發(fā)行不僅紀念了中國地質學會成立一周年,同時也記錄了我國地質學會自建立以后的一路發(fā)展。
1982.8.25。影寫版。P11.5*11。30mm*40mm。50(10*5)。[G]。
許彥博。北京郵票廠。
???????中國地質學會于1922年1月27日創(chuàng)建于北京,發(fā)起人為章鴻釗、丁文江、翁文灝、李四光等24位著名地質學家。中國地質學會剛成立時,共有77名會員,其中外籍會員有28人。至1982年,中國地質學會及其分會共有會員四萬余人。中國地質學會是具有國際影響的專業(yè)學會,為中國及世界的地質科學做出了貢獻。
本套郵票共1枚,為“學會會徽”。郵票圖案的主體是中國地質學會會徽圖案,下面為地質工作者野外考察時使用的工具——地質錘,畫面背景呈黑色,顯得莊重、嚴肅
中國地質學會會徽出自章鴻釗等地質學家之手,雖僅用了土、石、山、水、中五個篆字構成圖案,但寓意甚豐。“中”代表中國。“土、石”為地質學研究的對象。“山、水”代表地質學的動力作用,因為海侵、海退及其他水力現(xiàn)象,在地質學上稱為外動力作用。火山噴發(fā)、地震、地球的某些升降運動則稱為內力作用。“土、石、山、水”還簡明地表明了中國地質史上的四大時期。“石”代表最古老的地層;“水”代表古生代的海相堆積;“山”代表中生代的造山運動;“土”表示新生代。圖案還反映了中國地貌、地理特征。中國東部為海洋,湖泊眾多,故圖案右側為“水”;西部多山,故圖案左側為“山”;南部為丘陵地帶,故圖案下側為“石”;北部為黃土高原或平原,故圖案上部為“土”。圖案由上至下,由下至上,由左至右,由右至左,又分別可讀得“土中石”、“石中土”、“山中水”、“水中山”等句,均代表地質學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土中石”表示沉積長久的土成為巖石。“石中土”表示堅硬巖石由于長期風化、侵蝕而成粉質土。“山中水”表示陸地高山因內力作用可以成為海岸,而“水中山”則是相反的過程。
這枚郵票發(fā)行于1982年8月25日,今年的中國地質學會成立60周年,該郵票的主圖案為中國地質學會會徽,整個畫面的背景顏色暗沉顯得非常莊重嚴肅,同時讓人感受到了地質學文化的豐富內涵。我國的地質學會在北京創(chuàng)建,發(fā)起人為24位著名的地質學家,在地質學會成立之后對我國地質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我國的地質學會也是具有國際影響的專業(yè)學會,為世界的地質科學也作出了重要的影響。這枚郵票的發(fā)行不僅紀念了中國地質學會成立一周年,同時也記錄了我國地質學會自建立以后的一路發(fā)展。
這枚郵票是中國影寫版郵票的一枚,成員眾多,包括了5枚。在印刷方面,它也被交由了北京郵票廠印制,質量方面值的信賴。
年11月29日是阿爾巴尼亞解放三十周年紀念日,我國發(fā)行了“阿爾巴尼亞解放三十周年”紀念郵票,編號J4,全套2枚。象征著阿爾巴尼亞人民經過浴血奮斗,終于取得了獨立。
這套郵票發(fā)行于1988年1月16日,紀念了陶鑄同志誕生80周年,該郵票共有兩幅圖畫分別從不同的主題層面來展現(xiàn)出了陶鑄生活中的精神面貌,從圖中可以看出人物的描寫十分生動形象很好的,給人展現(xiàn)出了一代著名革命工作者的偉大風范。
4-1為“基建安全”?! ∵@套郵票發(fā)行于1981年5月20日,表達的是全國安全月,該郵票共有四幅圖畫分別從4個不同的層面來展現(xiàn)出了安全的主題,從圖中可以看出簡單的構圖方式很好地提高了人們的安全意識,警醒著生活中各方面安全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
1979.10.3,影寫版,P11.5, 26*31mm, 80。我國自新中國成立之后國家各方面的事業(yè)發(fā)展都不斷的在進步,同時國家對于青少年科技的發(fā)展也非常的重視,這次的作品展覽很好的就展現(xiàn)出了我國新生力量為中國的科技振興作出的貢獻。
那些礦產資源對于中國的發(fā)展貢獻了十分重大的作用。這枚郵票發(fā)行于1982年8月25日,是中國影寫版郵票的一員,齒孔數(shù)為P11.5×11,大小為30mm×40mm,符合大多數(shù)中國人的審美眼光,并且大小合適方便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