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80.4.13,影寫版,有背膠。此后不久,鑒真逝世,享年76歲。所以后世對于鑒真和尚的堅韌意志以及留下來的奉獻精神一直都代代傳誦,并且成為了中日文化史上的佳話。
1980.4.13,影寫版,有背膠。孫傳哲。北京郵票廠。
3-1、3-3: P11*11.5, 40*30mm,50(5*10)。
3-2: P11.5*11, 30*40mm,50(10*5)。
3-1為“揚州鑒真紀念堂”,以寫實的手法繪錄下這座紀念堂的外廊和前面的草坪,表明中國人民仍懷念這位偉大的文化使者。
3-2為“鑒真大師像”。
3-3為“鑒真東渡船”,重現了鑒真東渡日本的艱難情景。當時中國航海技術還不發(fā)達,東渡日本并非易事。據記載,唐天寶元年(724年),應日僧榮睿和普照的邀請,鑒真開始東渡日本,十一年里他曾五次受挫折,由于長期奔波,積勞成疾,雙目失明,但他仍不動搖。鑒真和尚的堅韌意志和獻身精神,成為中日文化史上的佳話。
鑒真(688—763),本姓淳于,揚州江陰(今江蘇揚州市)人。中國唐代高僧。自幼出家,14歲住揚州大明寺,后到長安、洛陽游學深造。他宣揚“戒律”,精通“三學三乘”,對佛經有很深造詣。他26歲開始講授戒律,46歲即獲“授戒大師”稱號。唐朝時,中國與日本文化貿易交流十分頻繁,日本派出一批遣唐使到唐朝的京都——長安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和科學技術,唐朝也有一些仁人志士東渡日本,傳授中國文化和文明,鑒真和尚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他對中日文化交流起了很大作用。公元763年春,鑒真的日本弟子們?yōu)樗袼芰艘蛔鹋c真人同樣大小的乾漆坐像。此后不久,鑒真逝世,享年76歲。
1980年,日本佛教界友好人士將供奉于奈良市唐招寺的鑒真大師像運回中國巡展。為了慶祝這一友好行動,中國郵電部于1980年4月13日發(fā)行了這套《鑒真大師像回國巡展》郵票。
這套郵票發(fā)行于1980年4月13日,展現出來的是鑒真大師像回國巡展,該郵票共有三幅圖畫分別為揚州鑒真紀念堂以及鑒真大師像和鑒真東渡船,從圖中可以看出揚州鑒真紀念堂的建筑頗具中國古典特色給人一種非常大氣蓬勃的感受,同時鑒真東渡船也重現了鑒真東渡日本的艱難場景,雖然在當時我國的航海技術還不夠發(fā)達,所以東渡日本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雖然鑒真大師東渡日本的時候遭受到了一系列的挫折,同時由于長期的勞累奔波造成雙目失明,但是他堅強的意志仍沒有動搖他東渡的決心。所以后世對于鑒真和尚的堅韌意志以及留下來的奉獻精神一直都代代傳誦,并且成為了中日文化史上的佳話。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的成立對于當地人民以及我國事業(yè)建設發(fā)展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該郵票對于自治區(qū)的成立也作出了很好的紀念意義。
約定由秋瑾7月6日在浙江發(fā)難,徐在皖響應。在日期間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的革命活動。徐錫麟兵敗被殺后,秋瑾于1907年7月13日被捕,15日在紹興從容就義。
2-1為“茅盾頭像”?! ∵@套郵票發(fā)行于1986年7月4日,紀念了茅盾同志誕生90周年,該郵票共有兩幅圖畫分別為矛盾頭像特寫以及矛盾的工作像,從圖中可以看出人物描寫的非常生動形象,同時第二幅圖中的背景圖為矛盾的《子夜》手跡很好的突出了郵票的主題。
8分,北京國際電信局,2273.90萬枚。
1981.5.9,影雕套印?! ?ldquo;傳郵萬里,國脈所系”為周恩來1940年5月9日給林卓吾的題詞。題詞強調了郵政通訊在國計民生中的重大意義,指出郵政事業(yè)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命脈。郵票以周恩來的題詞手跡為主體,白底黑字,對比明顯,簡潔莊重。
本套郵票共10枚。另發(fā)行T37M 云南山茶花(小型張)。為了記錄下這片盛景,中國發(fā)行了T37云南山茶花郵票。整組郵票的印刷質量也是十分的好,它被交由了中國的印刷老字號北京郵票廠,印刷質量十分的細致,值得各位郵票收藏家收藏。
J73 亞州議員人口和發(fā)展會議
(2-1):P11.5*11,30mm*40mm,50。大多數國家認識到發(fā)展計劃必須包括人口政策,兩者之間必須協調。出席會議的有約30個國家的議員代表團。會議的主要議題是:研究亞洲地區(qū)人口、資源和發(fā)展的趨勢、規(guī)劃與政策。亞洲地區(qū)人口動向對世界各國有很大影響。
T102 乙丑年
8分,牛,9555.26萬枚。這枚郵票由任宇大師設計,圖案是一只正在抬頭望天的牛,圖中,它牛角高高豎起,體格健壯,十分的精神。在質量方面,各位郵票收藏家也不必擔心,它由北京郵票廠印制,質量有保證。
T129 中國蘭花
它們因為自己獨特的個性深受人們的喜愛。這枚郵票發(fā)行于1988年12月25日,從發(fā)行到現在為止已經流通了接近30年,但是在多年的流通之中,我們并沒有對它多加保護,所以它的數量大大減少,身價在普遍上升。整組郵票出自北京郵票廠,質量精致有保證,值得收藏。